我們習慣了這個世界的常態,
有時會忘了提出“問題”:
設計一定要用風格來定義嗎?
中國風就一定代表傳統嗎?
只有跟風國際才能稱為國際范兒嗎?
做定制就一定要犧牲設計美感嗎?
楷模設計師說:不!
生活是一場大作
如果說生活是一場大作,我們如何讓家居日常順心順意、行云流水呢?為此,楷模打磨出了他們的“大作”。
一場玩轉奢與酷的實用性藝術大賞,用設計語言、功能、結構,使用情境等不同維度的創新,重建人與物的關系,注重每一處的細節構造,面料的質感與自然的舒適碰撞,兩種不同感官之間的相互作用,自然衍生出生活的“自在”和“高級”。
高級的奢侈是自洽
在楷模設計師看來,家具是有生命的,可以交流的。身體作為丈量空間舒適感的尺度,好的家具會讓人與空間廝磨在一起,讓我們與空間達成某種自洽。
空間的自洽與人的自洽一樣奢侈,都需要不斷追問,不斷質疑,不斷挑戰。
“每一天,我們都在不停地提問。讓設計師換一種角度去思考,設計出新的語境。”“再換一種,再試試,再想想”。一直到,這個設計讓更多人有對生活有了更愉悅的體驗,因此獲得更輕松的瞬間。
于是,在對面料的百般苛求,對工藝的毫厘之爭,對靈感的嘗試與推翻之后,每一處導角,每一處收口,每一處的線條縫合都緊密而優雅,最終以嚴密而舒展的設計邏輯,塑造出安寧逸靜的大作空間,不是一眼望穿的美,而是越體驗越耐看的 “隱喻的美感”。 色彩豐富但安靜,大氣中帶著柔軟,締造出更有張力的場域。
最酷的體驗是自由
家具的酷,酷在創意的巧妙,擺脫風格的束縛,專注人的體驗本身,讓雅致的生活在舒適的基礎上有了更多的滿足感。
一直以來,楷模在細分生活方式里創新,通過從細枝末節到設計思維的升級,把對個性的贊美真正注入產品當中。各式各樣的沙發,優雅的弧線設計,由薄到厚的傾斜靠背,低重心的島嶼式沙發,斜切工藝的餐桌,在動靜之間,楷模研發者把玩著直線與曲線的美感,汲取空間的張力,將獨到的品位與氣質閃耀四射。
楷模大作在材質上突破桎梏,實現門、墻、柜一體,根據用戶所需要的所偏好的材質與紋理定制, 搭配楷模智能五金的靈活,讓大作的魅力輻射超出年齡與圈層。
在大作空間中,每一個單品、每一種材質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,它們的質感相互碰撞、互相交融,圍合出客廳強烈的藝術氛圍,豐富的細節也將空間的品質感表達地淋漓盡致。
一場大作,讓我們把身心放置于靜奢場域,重新思考自身與環境的關系,丟掉內心的執拗,擺脫思維的束縛,從而與生活的美好不期而遇。